秀秀茶书院形象图
书院首页 机构介绍 书院视频 茶会雅集 培训动态 茶道文化 师资力量 学员风采 招贤纳士 书院直播 书院博客 联系我们
茶道文化
古典舞培训
培训动态
茶会雅集
图片新闻
秀秀国学
开班日期
琴道文化
茶馆经营
书法文化
为什么秦王要焚烧乐经
作者:不详 来源: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:2017/11/25 18:24:44 阅读:7113次 双击自动滚屏

 说《乐经》失传,主要是指“六代乐舞”这种有具体承祀对象的乐舞形态本身,但礼乐观念“未失”。中华民族的礼乐文化,自邈远的太古发端,到两周时期成熟,并以制度的形式规范。既然是成熟的样态,即是将理念付诸实施,在国家最为重要的祭祀仪式中用乐,所谓“乐者,德之华也”,这样的乐是用“以和邦国、谐万民、安宾客、悦远人”,具有强烈的社会功能性和实用功能性的意味,在祭礼中所用之乐为天神、地祇、人鬼之乐,这是在“为神奏乐”。乐在祭礼仪式中成为沟通人和天地鬼神的桥梁与纽带,又是祭祀仪式的兴奋剂和黏合剂,将人世间最为美好的音声技艺形式作为动态的祭品奉献于祭坛。两周时期对于国家礼乐(多指祭祀用乐)的认知详而精到,有礼乐制度的实施与其相辅相成。诸子百家依周礼而对“乐”持续性地进行诠释,诸如《礼记·乐记》、《乐论》等等,这是礼乐体系化理念的凝聚,并对后世影响深远。《经义考》称“俗乐兴则古乐亡”,这其实是对两种不同性质、具有不同功能用乐形式的混淆。《乐经》所指为祭祀所用的、在周代被奉为经典的六代乐舞,虽因始皇帝的膨胀之火使其失传,但六代乐舞所体现的那种礼乐文化观念却并未被秦火所灭。后世各朝各代依然有用于吉礼之乐,金石铿锵,干戚羽旄翩翩。当然,作为人之性情不可免者,俗乐也不可或缺,中国音乐文化恰恰是在这种礼乐(用于吉凶嘉军宾者)与俗乐并存与互动的状态下向前发展的。礼乐并未因俗乐之兴而亡,只不过是在理念的动态发展中,转而成为不相沿袭却自我尊崇的样式。何以如此?举一个简单的例子,既然祭有专祀,那么自始皇帝以降,更多是本朝制礼作乐以为祀者。赵宋绝对不会用李唐,如用,就意味着替别人祭祖,所以这种祭祀之礼乐——吉礼用乐总是轰然倒在改朝换代的门槛上,不相沿袭的吉礼用乐随着朝代更替必然失传。


古乐非因俗乐兴而亡,礼乐观念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,六代乐舞作为两周时期的经典礼乐之所以在秦被废,是因为始皇帝弃周而彰显自我,所失的只是六代乐舞这种经典性乐舞具象形态自身,但“礼乐相须以为用,礼非乐不行,乐非礼不举”(《通志》)的观念,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贯穿于整个传统社会之中,代有承继,连绵不断。



26.5K
 上一篇: 茶道养生课:黄帝内经 素问 风论篇第四十二
 下一篇: 茶道舞蹈课《礼仪之邦》《半壶纱》《山鬼》
相关内容:
  ·长安雅士浅论太极拳拳论 
  ·长安雅士浅论围棋十诀 
  ·秀秀书院:《唐宫夜宴》为什么爆红 
  ·秀秀书院:《棋经十三篇》全文 
  ·秀秀书院:围棋学习方法中的复盘 
  ·西安围棋培训,让雅士围棋走进家庭生活 
秀秀茶书院LOGO 秀秀茶书院地址 版权所有:西安秀秀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(秀秀茶艺培训中心)
移動電話:15902922232 抖音号:秀秀茶道(27万粉丝)快手号:秀秀道(16万粉丝)每天直播教学
市区地址:西安市雁塔区電子一路紫薇大廈紫风阁三楼
终南山居地址:终南山紫阁峪易简山房
备案号:陕ICP备17001037号